翻译中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译事件
很多人认为,口译的错译只是出个洋相,不像笔译的错译白纸黑字,石锤证据的影响力那么大。
我们先看第一个案例:1976年朝鲜莫名其妙撤走了驻澳大利亚使馆人员。澳大利亚方面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加上双方后续沟通没有续上,直到2000年恢复外交,才把这场误会解释清楚。原来是当初韩朝因为砍伐白杨树一事发生冲突,而朝鲜的翻译人员把“斧头”Austria翻译成了“澳大利亚”Australia,后来这次事件被行业人士列为错译的反面典型。由此可见,错译带来的损失能有多大。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例子:2010年8月24日,B股市场暴涨,涨得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报纸将“鉴于沪市有望在今年底推出国际板,并且人民币有升值的预期,预计A股和B股之间的估值差最终会消失。B股有可能与A股合并,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投资者将斩获汇兑和估值双收益。”翻译成了“国际板很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届时A股与B股合并将成为现实,B股估价将会跟随A股水涨船高。”他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将推动B股价格上涨”。新闻媒体发生这样的错误,引发的影响不可估量。
再看例三:网球运动员曾经在一段时间被网友攻击,说她声明打球只为自己不为国家。她的原话是这样的:“I think for me I’m only a tennis athlete. I’m not here for the country. I just play my tennis. I am just doing my job to try the best.”本来李娜是比较谦虚的说法,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球员,并不是代表国家(言下之意代表国家参赛是更荣耀的事情),并表示自己只希望打好球,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本是谦词,被一家网站翻译成“李娜打球并非为了国家”,引发网友的口诛笔伐。
翻译中为什么错误频出呢?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尴尬和损失呢?
翻译,尤其是口译除了要求译员有扎实的听力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和敏捷的反应力,用超人来形容毫不为过。那么,在口译过程中出现错译漏译的原因有哪些呢?以下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四种主要原因和相应的建议。
- “卡”在生词。一段讲话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生词,很多译员遇到生词就紧张,导致生词后面的一段录音也没听清楚,继而全文的翻译也就没有理解透彻。
- 速记的时候贪多嚼不烂。很多译员在进行速记的时候,总想把每个字都记下来,但终究笔头比不上口述的速度,往往漏掉很多关键句子。学会速记,也是口译员或者听录音翻译的一门重要的技术。一般来说,口译笔记应记录一些重要的概念、逻辑关系以及一些孤立的、难以记忆的内容,比如数字、专有名词等。
- 不熟悉口音。由于讲话的人不可能都能像播音员那么口齿清楚、发音标准。如果译员平常只喜欢听标准的发音,对各种地域性语音听得少,就很容易在翻译中感到不适应。
- 长句不会排序。在正式场合,讲话者往往会用到一些长句。译员要学会对长句进行分解排序,先分清楚主谓宾,再看修饰成分,这样就容易将长句翻译准确。
以上就是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原因。除此之外,译员要加强平时的训练,多练习口语,让自己的说话流利起来;多练练听力,让自己熟悉各种不同地方的口音;增加自己的词汇量,这样才能在翻译中有信心。另外,有些译员表现力过强,总想说出一些“金句”来,往往夸大其词或者词不达意,这种情况会适得其反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