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人员在项目中的身份和地位
从广义上说,译者身份的定位“既包括译者在读者与作者心中的理想定位,也包括译者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定位, 还涉及不同的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翻译观赋予译者的不同角色及对其性质的决定”( 许钧,2003: 317) 。
在此, 亿维翻译主要谈译者的第一种定位,即译者在读者与作者心中的地位。长期以来,译者被普遍认为是充当“仆人”的角色, 即他必须顺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 完全按照原作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来翻译原文。同时,译者又必须顺从读者的阅读习惯, 要保证读者所阅读的译文如同是在阅读用自己的母语所进行的创作。翻译家杨绛先生认为, 译者如同一个“仆人”,一切都要听从主人, 不能自作主张。对译者身份的传统定位决定了译者只能处于一种顺从的地位, 一方面防止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过度的自由发挥而导致对原作的背叛; 但是, 另一方面也否定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主体性, 压制了译者的创造性。老一辈的翻译家当中还有些人认为: 翻译是一种文字的转换, 原文怎么说以及说什么,译文也就应当怎么说、说什么, 将译者完全放在一个“仆人”的地位。
这种“译者———仆人”论,不仅要求译者顺从原作者以及作品, 同时也要求他顺从译文的读者。翻译实质上是一个“理解与促使理解”的过程,即译者首先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 然后通过翻译活动帮助译文读者理解作者的原意。此时,译者充当一个“媒介”的作用, 他要做到顺从于原作与读者的同时, 又不能露出其作为媒介的痕迹。因此,翻译界曾一度要求译者“隐身”。也就是说,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不能掺入自己的任何主观色彩, 不能表现自己的个性, 要唯原文是从,唯作者是从。俄国作家果戈理曾说过“, 理想的译者应成为一块玻璃,透明得让读者感觉不到他的存在。”那么, 是否译者做到了这样的顺从就意味着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呢 ?“顺从”等同于“忠实”吗 ?通常“忠实”是衡量一篇译文好坏的标准, 严复的“信、达、雅”中的“信”就是忠实的标准。严复所谓的“信”是指“, 译文应该抓住全文的要旨,对于词句可以有所增删, 只有不失原意, 不必斤斤计较词句的对应和顺序。”( 范仲英, 1994: 34 ) 由此可见“, 忠实”不等于顺从,真正的“忠实”是正确的理解和表达原文的思想, 是准确、完整, 而不是任意遗漏、增加、改变、歪曲、阉割原文的信息包括原文的表层内容(如所叙述的事情、描写的景物和说明的道理等 ) , 以及具有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说明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和观点立场等深层意义。但是,顺从却只是语言形式上和表面上的一种简单的对等情况。
尤金·奈达曾说过, 翻译是指接受语复制原语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等值,首先在意义方面, 其次在文体方面, 也即是说翻译的目的是要将原语的信息通过翻译传达给目标语的读者。那么, 对于译者来说,他有责任尽可能完整、准确地将原语所表达的信息表达出来。因此,他必须忠实于原作者和读者。但是, 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不同语言所携带的不同文化, 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等等不同的因素, 决定了一个译者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顺从。而且,由于译者自身方方面面的局限性, 以及译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其的限制也可能会导致译者的顺从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长期的翻译实践证明,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那种“仆人”式的顺从是不可能的;为了达到翻译的目的,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发挥其主动性的作用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