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会议翻译中的交替传译
我们经常看到国际会议中的同声传译,尤其是中国近些年来的外事活动增多,优秀的国家级的同声传译都成了大家膜拜的对象。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交替传译并不比同声传译“低级”,甚至很多专业人士认为同声传译是更容易掌握的,当然同传翻译也有不占用时间的优点,所以两者的应用都是比较普遍的。
交替传译是指讲话人说完一句话、一段话甚至一整篇后,由译员在现场立即译给听众的口译方式,也称即席翻译或连续翻译。讲话的时间可以从几秒(几十个字)到几分钟(几百乃至几千个字)不等,讲话与翻译交替进行。这种翻译方式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正式会见、外交或商务口译、公务交涉、大会发言、学术会议口译、新闻发布会口译、记者招待会、宴会祝酒、开幕式、闭幕式、法庭辩论、情况介绍会等正规场合,译员往往要借助笔记进行口译;二是接待、礼宾迎送、陪同、参观、游览、宴会、购物、娱乐、生活安排等日常会话中,译员通常凭记忆进行口译。
交替传译按操作形式一般又分为以下3 种:
交替口译:是口译人员为说两种不同语言的谈话双方用两种语言进行轮回交替口译。
接续口译:是“种为演讲者以句子或段落为单位传递信息的单向口译方式。
视阅口译:是以阅读的方式来接收信息,以口头的方式传出信息的口译方式。
交替传译的基本要求是:基本全,基本准、声音洪亮。(因为没人可以做到完全准确、完全不遗漏,所以我们用基本来概括)
基本准,主要是指用词准,包括专业词汇,固定说法,核心词汇的准确使用,另外要求时态,语言色彩和信息的基本准确。
基本全是要保证宾主双方信息的完整传达,这主要靠笔记,要有一套最适合自己的记笔记的方法,要寻求讲话中的逻辑关系,把看似分散的词句串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平常多练习,多查阅其他翻译案例。
声音洪亮是对自己的翻译有信心的表现,必需培养声音洪亮的习惯,如果因为没有信心而声音越来越低,会导致交谈双方对翻译效果的质疑,甚至怀疑自己的意思没有被传递给对方,使整个会见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交替传译有些会提前给出材料,有些是没有材料就只有日程表,有些连日程表都没有。我们尽量的去跟主办方索取材料,而且越早拿到材料越好,这样准备的时间就更充分一些,提前通读材料,建立完善的词汇表。另外没有材料也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准备了,有日程表的我们可以根据日程表的相关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搜索相关资料,连日程表都没有的,我们也要根据会见主题去搜索相关资料,提前进行熟悉和准备。比如说会议的时间,地点,主题,可以在搜索引擎里面进行模糊搜索到相关的新闻、会议纪要等等。
交替传译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记笔记。在记笔记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纸笔桌子或文件夹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怎么翻页,或者用什么纸张,根据每个人的习惯来选择。
其次是记什么的问题。口译笔记同短时记忆相结合,在现场为口译员提供提示,不需要事后仍能回忆起全部内容。太多的笔记会占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因此,译员需要对听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选择能够起到提示作用的重要信息进行记录。一般而言,句子的主谓宾是主要信息,构成了这句话的信息框架,因此要在繁琐的句子中迅速找到一个个主谓宾结构。
没有逻辑关系,单纯地罗列信息点会令人感到困惑,不知所云。常见的逻辑关系大体分为5类:因果、转折、让步、假设和条件、目的。这些逻辑关系主要是通过逻辑词来体现的,所以要注意逻辑词的记录。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地方逻辑是暗含的,需要译者适时添加逻辑词,使得译文更加具有逻辑性。
孤立成分是指对译员造成记忆压力的词,如果不进行记录,很难从逻辑上推断出确切的信息。主要是指数字、专有名词、专业术语等。
再次是怎么记的问题。同业人员总结出以下几点记录法,可供大家参考。
(1)对角线记录法。对角线记录法是以主谓宾结构为基础,将其作为三个意群层次从左上角往右下角纵向、缩进、逐行地进行记录。每一行记录一个意群单位,之后的意群单位垂直向后依次缩进一定距离,表示这些意群在句子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功能。在此基础上,译员可以添加其他的细节内容。这样的排版符合人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并且能清晰地体现句子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和主次关系,让译员一目了然。
(2)左手留白。最左手边留出一定的空白,用以记录表明句子之间的逻辑的逻辑词。
(3)并列内容归一。将句中具有相同作用或地位的并列成分垂直、无缩进地一字排开。翻译时可清楚看到并列项处于平等的地位,将其放在一起,作为相同成分处理。常见的是列举项,可以推及到多个并列的主语和谓语动词。
(4)使用回指线。回指线一头连着已经记录的内容,另一头指向该内容再次出现时所在的位置,可节省重复书写的时间,保持笔记的连续性。适用于内容在同一页上,否则要重新记录。
(5)使用结尾线。用斜线或者其他特定的线条,明确结束,区分译过和未译过的内容,避免混淆。
与文字相比,符号书写简单、快速,且不受特定语言形式的干扰。符号意义应当明确,不能含糊不清,否则记录后需要判断。对于某一专业内经常出现的内容可以创造特定的符号来表示。有时在某次演讲者的发言中遇到经常出现的主题词,也可现创某一符号来代替,而不是每次都将其完整记录下来。
最后说说记笔记的一些误区。
一是贪多求全。笔记法练到一定程度时,部分初学者几乎可以把一段文字中所有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全部记录下来,而且版面也非常整齐,但这种方法却不受用。因为每行每个小分句中记录下来的实词太多,不利于译者在短时间内从笔记中迅速找到关键词,结果会分辨不出信息主次,难以厘清源文的逻辑关系,只能根据笔记上的内容发挥想象,编造译文。
二是初学者误认为笔记的神秘之处在于符号,符号种类越多,使用的越多,笔记就越好,因而大量搜集、创造各种奇异的符号。但是,像创造文字那样对所有的概念全部创造符号是不现实的,成功地将所有创造的符号提取出来并解码是困难的。所以,在记笔记上不要为了使用符号而使用符号,否则不仅发挥不了符号的方便性,反而让符号成了负担,事倍功半。至于笔记符号应该用多少,用哪些符号,译员会在练习中进行筛选,找到平衡。那些好用、掌握了的符号会固定下的,其他的会被摒弃。据相关学者统计,笔记中只有10个左右的符号是必须的,其他都是可有可无的。
三是符号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字词的替换,而是用更简洁的方式记录理解、加工过的意思。比如说,假定译者用“P”代表“和平”,“2 ~”表示“相互”,用“-”代表“基本”,用“则”代表“原则”,那么,初学者可能会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记录成“P 2~5-则”。这样所记录的就不是概念的意思而是字词的简单替换,初学者连怎么翻译都不知道,却还要在笔记中做这么多事情。有经验的翻译,会按照意群记录,比如“5~”就可了。
口译的成败与笔记的好坏密切相关,这就需要完善的个人笔记系统。初学者可以在借鉴一些笔记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发展并优化符合自己特点和习惯的笔记系统,提高口译质量。另外翻译人员需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越是自信,完成度越高;越是不自信,越容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