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的深奥:说说“水浒传”如何翻译?
《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名著,施耐庵一开始起名《江湖豪客传》,但是又觉得不雅。在他的学生罗贯中的建议下,改成了《水浒传》。一来显得雅致,二来也与水泊梁山的故事发生地应景。
可是如果将这部著作译成外语,很多人就不知道该如何翻译了。直译不得要领,只能在思想内容的表达上想办法。
将《水浒传》推向世界的第一人赛珍珠译成All Men are Brothers:Blood of the Leopard。(四海之内皆兄弟)。可是鲁迅先生曾经嘲讽:水泊梁山人,可从来没把山寨之外的人当做兄弟,好汉们没有这么“大爱”,他们只认本门本派,对外所做的恶事也是不少。因此,这个译名并不是特别准确。
还有一个译名叫Outlaws of the Marsh,(湿地上的不法之徒)。虽然把水泊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来了,但是“不法之徒”这种说法又恶化了梁山好汉们的形象。谁都知道他们都不是纯粹的坏人,个个都是被迫上山为寇,每个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如此翻译,在思想意境上还是非常的粗陋。
其实,水浒二字,除了契合水泊梁山的环境,更是由于这两字的出处典故:《诗经·大雅·绵》曰:“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这是一个部族迁徙的故事,也是一群人为了生存而奋争的故事。西周初期,黄土高原土地贫瘠,又屡遭外族侵害。亶父带领子民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周原(宝鸡),安顿了下来,后来以此为根据地,发展壮大,直到吞并了商。实际上,水浒代指周原这个地方,说的是周朝子民历经艰难所寻的安身之所。施耐庵的本意也就是想表达水泊梁山这群人为了寻求安身之所的一些行为。不仅雅致,还能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水浒传的思想内涵。梁山好汉不是贪图富贵才造反的,而是“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没有了安身之所,才聚集在一起与官府作对,而且在造反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求与官府和解之道。
只可惜,心心念念的招安达成之后,梁山好汉们连自己那方寸天地也失去了,纷纷被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种中国心照不宣的文化,外语翻译,怎么翻译都是不对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