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文件翻译你必需要知道这些事儿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逐步放开,外贸行业呈井喷式发展,关于相关的合同和诉讼翻译的需求量就越来越大。
法律行业的翻译是要求最为严格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很多专业词汇尚未完全对应,也就是法学上说的“法律词汇空缺。”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去考察其法律术语的源语、了解其法律文化、法律制度的内涵以及其民族语言特性。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律文化和制度以及历史传统都有非常大的不同,例如,英美法系国家诉讼程序中的“pre-trial conference(预审会议)”“plea agreement(认罪协议)”等制度在我国的诉讼程序中是不存在的。翻译人员不但要了解本国的法律制度和文化,还要了解对方的法律制度,法律形成历史和文化。这就是一个双重解码的过程,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翻译的标准,大家都知道“信达雅”,对于法律术语方面的翻译也有一些参考意义。法律术语翻译第一要求也是“信”:准确,非常准确!意思准确还要无遗漏、无添加、无歧义。其次还要求翻译文本要遵循法律文书的语言特点,准确严谨严肃,保护法律文书的权威性。
其次也要求翻译标准之“达”,要求翻译内容功能对等,而不是形式对等。要求翻译人员准确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实际意思,而不是拘泥于语言上的对等,对于一些词汇空缺更是要想办法“功能对等”。
法律术语翻译还要求前后译名保持一致,也不要急着去创造新名词,做到“译名同一”。这跟普通的文学翻译有所不同。一般文学翻译要求“雅”,读起来朗朗上口,用不同词汇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在法律文本翻译中则需要避免这一点,以免出现歧义。
法律文件翻译,要求翻译人员具有跨种族文化的功底,对中西方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和法律历史都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文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