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现场翻译市场遭遇发展瓶颈
目前中国的人工现场翻译市场年产值约为129亿元人民币,而且内的翻译公司仅能消化10%左右,人才、技术的不足,使许多外文信息并无翻译、来自国际的信息流无法消化导致我国失去大量的商机。业内专家指出,多种因素制约着国内翻译市场快速、持续地产业化发展。与当前巨大的翻译需求不协调的是国内人工现场翻译市场供給的严重不足。
我国现场翻译市场整体质量缺乏必要的流程控制。现在的各种翻译机构和企业中90%以上都还停留在完全手工操作俄阶段,没有现场翻译质量控制工具和完整的翻译品质控制流程。整体现场翻译质量不高的结果就是大大影响和阻碍中外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广泛深入交流。
落到具体的方面,现场翻译人才素质良莠不齐。由于认为现场翻译市场有利可图,大量不具备翻译能力和经验的人混迹于翻译者之列,使得译文晦涩拗口、错误百出,翻译质量难以保障。这种急功近利、译德低下的、唯利是图的翻译氛围,常常给客户的经营带来严重影响,极大地损坏了翻译服务市场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同时也侵害到那些真正具备专业翻译能力的译员们的正当权益,使他们不得不一再证明其所接受的教育、进行的工作和提出的稿酬标准是必要而合理的。
再者还有翻译公司缺乏规模、有序的经营。目前国内市场中小型翻译企业多、大企业少,年营业额超过500万元的翻译机构和企业寥寥无几,而且其中缺乏知名的翻译品牌,无法对市场起到良好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当国际翻译巨头Trados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翻译企业基本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无法拿出相当的产品与服务与之抗衡。另一方面,面对翻译行业的激烈竞争,许多翻译公司不思提高自身服务质量,而是采用压低价格交易价格等低层面的竞争手段,导致整个市场始终无法规模、有序的发展。
长期以来,现场翻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入高而附加值低的事业。即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对“现场翻译也是一种产业”的观点仍没有足够的重视,不少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在获取外语资料与信息时,宁可找自己人进行“内部消化”,也不愿意寻求翻译公司的专业服务。事实上,在国际市场大分工、大合作,商机稍纵即逝的今天,内部消化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的需求,一味求省图快,反而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